数字强邮 连接美好未来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中国邮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今年以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深入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持以学促干建新功,以扎实高效的数字邮政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邮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负各界信任,让“美好生活连接者”的品牌定位深入人心。
今日之中国邮政,“全面构建决胜未来的数智化优势”已成为集团公司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以“两院两司”为核心主力,各板块、各省级分公司的科技团队为关键支撑,拥有1.2万人的企业科技创新队伍初具规模。“4家自主建设 2家联合建设 1家共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集团级实验室体系正在发挥作用,“实验室 创新基地 创新协作平台”的科研基础设施架构基本建成。
确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制定数字邮政规划、信息化规划、数据规划,加快构建以企业级中台为核心的it体系,中国邮政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以业务需求拉动it敏捷开发、快速迭代,以科技引领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创新转型。各业务条线、各控股子公司全力做好规划落地工作,协同发挥数字化系统“问题感知者、规律分析者、业务赋能者”作用,坚持以要素数据化为根基,以“数字化、数治化、数智化”为着力点,加强业技融合、推拉结合,有效赋能业务发展和运营管理。
这是不懈创新的中国邮政,要素配置最优化、组织方式科学化、运营管控智能化、市场反应敏捷化,数据资源持续转化为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不负信任的中国邮政,新业务、新场景、新方式,数字强邮带来全方位变革,持续刷新着人们的邮政服务体验,开创安全互联的美好未来!
数字邮务,所见不同以往
近年来,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供给质量持续提升。2023年上半年,省会城市间全程时限从年初的2.41天缩短至1.82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西部地区建制村投递频次达标率提升至99.87%;机要通信保持万无一失。如今,普服网点联网率达到100%,普邮全程时限细化到环节处理时限管控,变原来以“天”为单位为如今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并将数据更新由原来的“t 1”提升到实时更新。
与此同时,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邮需要,普遍服务数字化管理不断创新,内涵、外延不断拓展。
邮局“智慧化”。邮政渠道平台转型带动许多普遍服务网点“变身”。推进政务服务进网点,方便群众实现“少跑腿,一次办”,网点转型实现100%全覆盖,网点业务种类拓展至13大类61项;还推出了智慧邮局,比如广东深圳24小时体验式邮局,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流程优化,既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也提升了邮政网点的窗口形象。
运输“多样化”。中国邮政持续深化智能化应用,创新邮政服务模式,率先在浙江德清支线运输中引入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无人驾驶轻型货车运邮;联合国内优秀无人机企业,在杭州湾试点支线水陆两栖无人机,实现水面起飞、水面降落;在贵州、四川等地试点使用无人机投递,提升偏远山区群众用邮体验。
邮票“可视化”。2021年,邮票数字化项目创立,近年来已制作发布邮票数字化产品73部。如今,用户可通过邮政专业媒体矩阵观看邮票数字化视频,大大增加了邮票在邮迷圈、相关专业领域和青少年群体中的关注度。
业务“数字化”。在邮政业务方面,中国邮政以提升服务体验和推进产品创新为主要目标,加快新零售转型,建设统一的邮务产品运营体系和数智化运营平台,持续推进邮政业务数字化。信函业务拓展“线上写、线下寄”互动新模式,将包裹与信函业务结合,创新推出信包业务,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函件服务品质;中国邮政文创数字藏品平台上线运行,并已推出首款数字藏品。
玩转邮票、声音明信片、ar赏邮等诸多邮政创新服务亮相第15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邮迷可使用ar技术观看《中国空间站》纪念邮票数字化内容。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纪念邮票,印刷工艺科技感十足。
图为中邮文创和哈根达斯联合推出的冰激凌月饼礼盒的海报。该礼盒附赠数字藏品“中秋”。
数字金融,体验安全便捷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带来金融业的“蝶变”,邮储银行以“十四五”it规划为引领,深入推进智慧、平台、体验、生态、数字化和协同的speeds科技战略实施,加快科技助推能力建设,深化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创新发展,打造更有温度的数字金融服务。
以数字化转型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邮储银行重构数字基建,探索数字人智能客服、生成式ai定制卡面等新业态,加速前沿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探索数字运营,创新推出“云柜”集约化运营模式;升级数字渠道,重构新一代手机银行,将人脸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等多项技术融入核心功能,实现千人千面营销服务。
数字生态银行建设亮点纷呈。邮储银行自主研发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率先同时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将全量个人业务全天候运行在全技术栈安全可控的分布式架构之上,开启了邮储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新篇章,跑出了数字金融“加速度”;建成业内首个全行级数字员工系统,支持数字人客服、线上业务接待办理、营销内容创作、直播互动等内外部场景,通过更加自然、便捷、智能、高效的服务模式便于更多用户感受到数字科技的魅力;邮储银行区块链服务平台首批以区块链模式接入外汇管理局,实现出口发票融资、企业信用信息与监管机构信息共享,并为雄安数字化建设提供科技金融支撑。
加“数”前行让金融服务没有距离。邮储银行率先打造企业级远程服务能力,通过建设远程服务中心系统,融合ai技术创造性地重塑金融业务办理流程,为客户带来全天候、交互式、有温度的全新线上体验,是唯一荣获2023年数博会优秀科技成果奖的银行。远程服务中心满足了客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银行“面对面、有交流、有温度”的数字化线上金融服务的新诉求,扩大了对乡村、老年人等客户群体的服务范围,打造了“一触即见,服务无限”的体验,切实践行了国有大行的责任和担当。
邮储银行“云柜”设备利用远程视频技术满足网点客户服务与后台座席人员对接服务,可实现产品签约、电子银行、短信、存折业务等22类200余项业务办理功能。
邮储银行“数字员工智能语音交互终端”通过全息模拟数字人虚拟形象,以“语音”为沟通方式,结合chatgpt及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客户与数字员工“邮晓蕊”的自然沟通交流。
邮储银行加强重点城市网点布局,开展“品牌旗舰店”网点建设,提升城市网点可视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强网点服务能力。
邮储银行的无人驾驶数字人民币体验车,具备无人驾驶及远程操作等技术能力,实现移动金融、业务宣传、便民服务等功能。
邮储银行不断推进一体化运维平台建设,提升运维流程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夯实“监、管、控”三位一体运维体系。
数字寄递,服务更快更优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正在重塑快递行业的经营模式。近年来,中国邮政寄递围绕提升客户体验、推动降本增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从规模发展期、集约化发展期进入数智化管控期,从“汗水物流”向“智慧物流”加速转变,通过it、业务和管理高度融合,实现“下单即规划、出货即组网、异常即调整”,推动网络管控向智能决策转变,科技引领作用凸显,发展势能全面积蓄。
通过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精准管控、预判、智能调度作用,中国邮政寄递的网络运营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实现了指挥调度、异常监控、五大生产环节46个指标的可视化,助力集中调度更精准、更高效、更快捷;深化智能管控,使用够量直达、自提点与揽投网点规划选址模型等数智化工具,支撑时限提升、降本增效;目前,数字化处理中心工程已推广至27个省级分公司105个省际处理中心场地,实现寄递中转环节可视、可控、可管;市内楼宇配送机器人、小型快递无人机的投入使用将服务“最后一公里”延伸至“最后一米”;智能档案服务中心已为超过50万用户带来安全、便捷的汽车金融档案仓储物流配送服务体验,中国邮政寄递向“行业智慧快递物流品牌”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
图为中国邮政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展出的m10无人机。这是一款六旋翼多用途网联无人机,可缩短投递时限,有效解决偏远山区、乡村地区用邮难题。
中国邮政推出的“室外无人车 室内机器人”纵横结合的智能化寄递凯发k8官网的解决方案,可应用于商业楼宇、高端社区、大型园区等物流到家、到户服务,相比于传统末端配送效率提升50%以上,相比于同类型智慧物流效率提升30%以上。
2023年,中国邮政积极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目前已在政务及商务类的法院文书、身份证、车牌证照及中医药等寄递场景进行试点应用。
在邮件处理、运输环节,西安邮区中心投入使用的新一代寄递业务信息平台的可视化看板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邮政新一代邮件处理中心的典型代表,合肥邮区中心蜀山场地目前日均处理能力达100万袋(件),人均日处理效率为236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