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地标: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海孔村
海孔村综合便民服务站成了村里的“信息中心”。
儋州,位于海南岛西北部,素有“诗乡歌海”之称。而古时这里条件恶劣,并没有什么诗情画意。《儋县志》记载:“盖地极炎热,而海风甚寒,山中多雨多雾,林木荫翳,燥湿之气郁不能达……”大诗人苏轼纵有“我本儋耳人”的乐观豁达,但毕竟住所简陋、缺衣少食,物质上苦熬多年。“他要是能网购,赶上‘邮快合作’,日子肯定好过多了啊!”吴老伯开玩笑地说。他当天特别开心,跨一辆电动车,在儋州市邮政分公司兰洋支局后院一连取走邮政、圆通的3个包裹,都是儿子在网上买的母婴用品,“我要当阿公了啊!”
10月10日,迎着若即若离的台风“小犬”,采访组深入儋州市兰洋镇,见证邮政助力资源整合、提升服务能力、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电商购物丰富了物质生活,“邮快合作”推进了“快递进村”。共享、同邮、多赢,村民日子更加美好,当地愈显诗情画意。
网络补短 “快递进村”广覆盖
“一个便利超市,一部智能手机,就是我们海选的基本条件。”10月10日,在儋州市老市委办公大楼5楼会议室,海南省西部邮政管理局局长苏忠正向记者介绍“村邮员”选聘工作。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实施“快递进村”工程,鼓励发展“多站合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推进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如何把“快递进村”贯彻到位、落到实处?“我们也想进村,但成本太高,负担不起。”“大家都有合作意愿,却面临分拣能力不足等现实难题。”“单打独斗”显然成本太高,整合资源、补齐短板才是可行路径。前提是,每个行政村都得有个“管事的人”。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管事的人”,2022年9月,儋州市邮政分公司在海南省西部邮政管理局和儋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的支持下,在全市238个行政村开展“村邮员”重新选聘工作。理想条件是长期在本行政村生活,年龄在50周岁以下,开办小商超、便利店,有安全存放快件且领取方便的空间,个人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和智能手机操作技能。
兰洋镇海孔村村民刘丽海是入选者之一,“省、市两级财政每月补贴我们850元,邮政负责我们的业务管理、培训和考核,乡镇政府负责督促我们做好综合便民服务站的日常运营”。
刘丽海口中的“综合便民服务站”,是以他原有的55平方米便利店为基础,设施上增配店招、指示牌、货架、监控器、灭火器、双屏机、收寄打印机等;功能上叠加快递代收代投、便民缴费、电商分销、金融引荐等业务;管理上制定《村邮服务站运营管理实施方案》《村邮服务站业务拓展实施方案》等规章,邮政配备专职地推经理负责指导业务叠加、业务培训,并指定网点支局长或理财经理为兼职地推人员,协助日常巡店和业务叠加、业务培训等工作。
“2022年底,儋州市238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的建设与运营,实现了‘一村一站一员’。”苏忠正说。
依托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的支撑,邮政健全“乡邮串行 中心覆盖 支局覆盖”的运输网络,促进“邮快合作”有效落地:首先“化零为整”,集中分拣邮政、圆通、中通、申通、韵达、极兔、天猫等7家快递公司的进村快件;再“化整为零”,经综合便民服务站将各快递公司快件分流至客户,实现“快递进村”100%全覆盖。
儋州市大成街73号,圆通快递一级网点内,负责人黄金纳简要回顾了“邮快合作”情况:2022年,开始在“快递进村”项目上与邮政开展业务合作,各乡镇的圆通快件均交予邮政共配进村。以兰洋镇为例,目前每月进村快件约4200件。
“要感谢邮政与我们合作。”中午取件高峰期,兰洋镇极兔快递点内人来人往,负责人黎赟手脚不停,“合作以前,我和老婆又要照看店里生意,又要忙着往村里送快件。就说最远的番加村吧,一个来回上百里山路!现在村里的快件都交给邮政代投,我们轻松多了。”
今年截至9月底,儋州市村级站点已投交快件246.5万件,其中邮政快件有110.6万件。
服务提能 双向流通上规模
10月10日中午,兰洋支局后院邮件处理场地内,投递员杨燕强正忙着分拣并装车,“以前每天投递400多件,现在包括镇上的邮件每天有900多件”。
“邮快合作”后,每天12点,杨燕强到兰洋镇上的各家民营快递公司取件;13点,他与同事兵分两路,将分拣好的快件送往14个行政村的综合便民服务站;驾车跑完全程约160公里,回到支局已是18点。
服务网络的优化带动了进村快件量的增长。据杨燕强介绍,现在每天进村投递量约550件,其中海孔村最多,约110件。海孔村位于兰洋镇东部,距镇政府约7公里。村委会现辖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457户1768人。当地村民的收入主要源于橡胶、槟榔等种植业。刘丽海的综合便民服务站毗邻村道,门前场地开阔、绿树葱茏,还备有不少桌椅板凳供来往村民休憩聊天,俨然村里的“信息中心”。
记者步入服务站,左手边是一排冷柜,摆满各色酒水饮料;正对面是玻璃烟柜,背景墙上醒目标注着“邮乐购—网购·生活1站搞定”;右手边的货柜上,摆放着丰富的日用商品。再往后走,里间是快递寄取功能区,抬头有监控,平视有存放架,低头有打印机。
曾几何时,海孔村因位置偏、路况差,投递采用电动三轮车:时间长,兰洋支局的邮件送进村,至少30分钟;载量小,仅能装载大件包裹十来件;安全性差,遭遇极端天气,人员危险,邮件也容易受损。每周投递也仅3个频次。除信函报刊和少量小件包裹送上门外,大件包裹一般是发通知单告知村民到兰洋支局领取,对村民来说用邮不便。随着周边逐步打造出樱花景区、莲花寺旅游景区,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投递服务愈显滞后。
海孔村综合便民服务站建成后,目前已有圆通、中通、申通等快递企业共配进村,投送量由原先每次十来件,增加到现在每次七八十件,高峰期甚至达到上百件。为给村民提供更好的寄取体验,儋州市分公司安排专人对接服务站,除对刘丽海进行相关业务培训,还在站内配备便携式蓝牙打印机,大大提升了寄递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服务组织作业也得到了优化。新能源“小面的”取代了之前的电动三轮车,包裹装载量增至百来件,进村时间由16点提前至14点,投递频次由每周3次增至每周7次,实现了每天都进村投递。即使遭遇极端天气,也能保证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寄递质量。
原先只能投送少量的邮政小件包裹,现在则能投送全部的邮政快件,外加圆通、申通、中通的快件,不仅大大提升了邮政自身的服务能力,也促进了其他快递企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正是基于资源整合、能力共享,村级投递服务的深度和层面今非昔比,真正实现了“快递进村级站,村级站服务到户”。
于村民而言,此前囿于投递服务的滞后,网购颇有顾虑。如今,不断延伸的快递网络,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不断释放着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激活了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电商包裹投递量随之数倍增长。村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
服务是多元的。村民尤其是老年村民,不仅可以寄取快递,还可通过海孔村综合便民服务站这个平台,就近缴纳水电费、电话费,享受化肥等农资送到家服务,以及存款、贷款、购买保险等金融转介服务。
得益于“邮快合作”,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畅通无阻,村民在家门口即可寄售自家农特产品。例如“村邮员”曾帮助村民谢喜霞通过邮政平台(抖音、邮政公众号等)推介寄售菠萝蜜1300斤,实现收入2600元。把“邮局”建进村里,“贴身”服务村民,在为大家提供便利的基础上,带动了村民网上购销的发展,既促进了工业品下乡,也推动了农产品进城,为服务乡村振兴贡献了邮政力量。
多方共赢 业务发展优质态
“大家知不知道邮政现在存款年利率是多少?答对了有奖品!”10月11日下午,走进兰洋支局大厅,左手方向,座椅、沙发、投影幕布合围成四方形,中间长条桌的红桌布上,摆满果盘和礼品。当地的种植户、养殖户齐聚一堂,正在参加支局员工何庆芸主持的贷款小型沙龙。
介绍完材料准备、如何办理等信用贷服务,何庆芸又将市分公司渠道平台部经理林本精请上台,接着介绍农资配送服务。在支局长刘辉看来,“邮快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支局与村里的互动,今年已为支局带来保险60万元、贷款60万元、存款300多万元。员工收入也“水涨船高”。以作为支局投递业务负责人的杨燕强为例,快递量的倍增使其月均收入从2000多元增至5000多元,比当地平均收入水平高得多。
放眼儋州全市,今年1—9月,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共投交快件246.5万件,为邮政带来业务收入110万元。持续提高农村地区服务水平,让农民切实体验到乡村振兴带来的便利,把党的惠农政策、国家战略体现在行动上,也切实反哺了儋州邮政的高质量发展:今年截至9月底,儋州市分公司金融新增总资产、新增余额、金融业务跨年度专项营销排名、寄递收入增幅、总收入增幅、上缴利润绝对值等6项指标,均位列全省邮政前茅。“可以说,‘邮快合作’关乎责任担当,关乎经济成本,更关乎未来发展。”儋州市分公司总经理孙云说。
那些不定期前往支局参加沙龙的种植户、养殖户,很多是各村综合便民服务站积极引流的邮政潜在客户。何以引流积极?以海孔村为例,综合便民服务站的前身——刘丽海的便利店一度因村里人员分散,经营效益低。“快递进村”后,除了每月850元补贴,快递、电商、渠道、金融、便民缴费等服务的叠加,大大提升了服务站的人气,经营效益明显提升。“村民吃完饭就喜欢来这里逛逛,有的取快件,有的侃大山,有的买东西。”刘丽海说,如今每月能增加近2000元收入。
服务体验也不在话下。“快递进村”的“最后100米”被彻底打通后,村民从村到镇远程收寄快件的用邮难题迎刃而解。对此,家有3个女儿的“网购大户”、海孔村党支部书记陈思云深有体会:“女儿在深圳经常寄包裹回来孝敬我们,以前都要去镇上排队取,如果是不同快递公司的,还得去几个点排队。现在好了,有空路过服务站一次都取了。”
“以前要骑电动车到兰洋镇上拿快递,天气不好都不想去。”海孔村村民卢连凤也有同感,“现在抬腿走上百来米就取了,还能顺便缴电费、买桶油。”
行动不便的,“村邮员”还给送上门。88岁的村民王永青因患脑梗不能自理,出入全靠82岁的老伴陈连强推着轮椅。儿子常年务工在外,大年三十才回趟家,寄来的包裹,以前都是老人求助村民去镇上时帮带,现在只要坐等刘丽海送上门。
一度“畏难进村”的快递企业,如今也享受到了“邮快合作”的红利: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缺车少人、进村能力不足的问题,有效降低了场地租赁成本和下行运输成本;另一方面,提升了进村时效,带动了快递量的大幅增长。
黄金纳算了笔账:圆通自行投送快件进村,每个农村网点每月起码花费约5000元(人工3000元、油料2000元)。“邮快合作”后,仅需支付邮政投递进村费,每月可节约成本约2500元,“好处实实在在看得到、算得清”。
极兔的黎赟更是一串大白话:“不用自己的车、自己的油、自己的人,节约了成本,服务反而更好了。投诉少了,业务量自然增加。”
今年6月,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调研组曾赴海南,围绕邮政服务“政”的属性和快递公共属性展开调研,其中一站,正是海孔村。调研组对当地“快递进村”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既为投递进村提供了资金支持,又抑制了揽收端低价竞争的气焰,有利于维护快递服务的良好生态”。
“我们将利用邮政资源禀赋,构建可承载‘农产品进城 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运输网络,在农村地区构建邮政协同服务生态,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有效流动,带动小产业融入经济大循环,让农村商业服务水平得到提升,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便利服务,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海南省邮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延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