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网:他为上海送信20年,复活“死信”4800多封 -凯发k8官网

澎湃网:他为上海送信20年,复活“死信”4800多封

2019-01-07来源:澎湃网

  【人物小传】

  叶其懂,1976年12月出生,浙江温州人。他从小就梦想着自己穿上绿制服的样子。22岁得知招邮递员的消息时,他立即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成为一名信使。

  作为一名上海邮递员,叶其懂20年骑行在上海街头,摸索出“倒查法”、“网络搜寻法”、“判断法”等工作法,复活“死信”4800多封,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在将信件、报刊投递到每家每户的过程中,他也见证了上海的成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我叫叶其懂,是一名中共党员,现在是上海市邮政公司普陀区邮政局曹杨新村支局邮递员。今年是我在邮政工作的第20个年头。

  我出生在浙南农村,因为父母曾是军人,所以从小就偏爱绿色,长大后我也想去当兵,但是因身材矮小未能如愿。

  小时候,我发现来村里送信的邮递员穿绿色的制服,那时候就很羡慕他,也一直注意到他。每次邮递员都把信报集中送到村里的小卖部。因为小卖部就在我家隔壁,谁家来了信、来了报纸,我最先知道。有时候,我会帮着把信报送到村民家中。那时候我天天盼着邮递员来,觉得邮递员特别了不起。

  我先后在上海干过几份工作,1998年1月,街道工作人员告诉我曹杨新村支局招邮递员,我想都没想就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报名投身信使队伍,能真正当上邮递员,而且是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我自己从来没想过。

  20年来,我深刻体会着邮政的不断变革,从邮政局到后面的政企分开成立的国家邮政局和邮政集团公司,邮政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由传统公司向现代化一流邮政企业转型。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是巨大的,跟国家的改革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这代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成长,享受着政策带来的各种机遇,也非常珍惜机会,而且骨子里还带着老一辈的“轴”劲儿,在上海做一名邮递员,最大的挑战就是工作强度大,随着上海的城市旧区改造步伐加快,本地人口流动增大,外来人口加速导入,做好邮政投递工作难度更大。

  在投递工作中,按址投递还容易,最怕的是邮件地址不准确。每天投送的大量邮件中,时常会有地址不正确、门牌号码缺失的“疑难”邮件,按规定,这些邮件是可以退回的。可我深知每一封邮件都承载着亲情、友情、爱情、商情,都寄托着用户的期盼和邮政的承诺,退信易、守信难,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帮这些“迷失”的邮件找到“主人”。

  为了准确投递,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投递邮路熟悉地形,及时掌握每幢楼房、每户人家、每所学校、每个商家的变动情况,一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曾经有一封信,收件人地址仅用外文写着“光复西路”和“16室”,未写多少弄、多少号。于是我先凭经验推断,“16室”应该是室号的楼层,然后我采用排列法,在投送完信件后到光复西路上十八层高的公寓一家家询问,从第一幢楼的16楼找起,连找了3幢楼都没有找到。找到16号楼时,为排除16这个数字可能是楼号的因素,我几乎问遍了楼内的所有住户,仍然没有任何线索。但我没有放弃,凭着一股“轴”劲儿,和一名邮递员的使命,我最终在某号楼的1603室找到了收件人——一位外籍教师。

  作为一名投递员,我每天骑行于上海街头,目睹了这座城市突飞猛进的变化,而我也跟随着这座城市一起成长。

  20年来,上海一些路名没有了,新的路名又出现了,我投递的长风地段大渡河路以西原来都是厂房,现在都变成高楼大厦,如果不是一直在邮局工作,我想我一定会不认识长风商务区,它和原来的面貌一点也不一样。

  刚工作的时候,许多老小区都没有标准信箱,很多居民自制信箱,在楼道口挂的到处都是,现在基本上都用上标准信箱,既整洁又方便投递员送信送报,那时我们在晚上送《新民晚报》时会叫喊一声“晚报来了”,很多居民会下楼来取,现在一个信箱就解决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邮递员也用电动车代替了自行车,如今居民信件虽然比以前减少许多,但快递包裹的投递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双“十一”和春节期间,我们更是超负荷工作,尽管社会不断变迁,但是一封信一份情,不论什么年代,大家收到信件时都还是会特别开心。

  作为一名生逢1978年的人,我切身体会着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变化,这是一个奋发向上的时代,我将继续努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网站地图